有人说,对比才能出新闻。7月8日媒体有关演艺明星的两篇报道就形成了鲜明对比,令人大开眼界。一是央视“焦点访谈”披露,在四川省慈善总会主办的首届“希望之声”大型慈善公益演出中,组委会原本宣传承诺将捐给失学儿童、孤寡老人、困难家庭的百万元门票收入,最终落入演出中间商和演艺明星的口袋,慈善总会不但没有募到一分钱,倒贴了几十万;二是据《潇湘晨报》报道,台湾当红歌星孙燕姿继在成都自掏腰包3.8万元购买演唱会门票,赠送给无力支付高额门票的贫困学生之后,又大方地拿出6.8万元购买100张高额荣誉票,赠送给长沙市的“三好学生”。
我不是歌迷,却始终对孙燕姿充满敬意,因为这个给人带来欢乐的台湾小女生,不仅展示了她甜美的歌喉,也通过不同渠道向公众传递了同样甜美的真情。就在一个月前,孙燕姿在广州举办首场演唱会,考虑到考生复习时间紧张,不希望干扰高三学生的复习,她亲自写了一封公开信“劝退”众多学生歌迷,真诚希望他们以学业为重,表示自己会用歌声支持和鼓励应届考生,祝愿他们在人生的考场上交出一张完美答卷。
作为一名歌坛艺人,孙燕姿举办的是商业演出,只要遵守法律法规,在文化部门审批许可范围之内,舞台就是她的逐利场,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吸引更多歌迷入场,达到门票收入和商业利益的最大化。然而她并没这样做,无论是劝退考生,还是为贫困生、“三好学生”赠票,都彰显着爱心和良知,涌动着一种体贴入微的关爱。
相比之下,在四川省“希望之声”大型慈善公益演出活动中锱铢必较的演艺明星,浑身上下却散发着呛人的铜臭。所谓的公益演出,不仅仅是通过门票收入筹到多少款子,更重要的是,发挥演艺明星的公众人物效应,通过生动活泼、形式多样、寓教于乐的宣传,使“善念”成为根植于公众心中的理念,使“善行”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。那些应邀而来的演艺明星,并不是通过出卖歌声就达到了义演之目的,他们更应把演出舞台作为尽情讴歌真善美、真心演绎个人善行的舞台。
我们并不希望所有演艺明星都成为道德家,但必须唾弃那些打着“慈善”旗帜,把手伸进“善款箱”里的掏钱者。他们出卖了慈善,亵渎了慈善,伤害了公众感情。当那些观众毫不犹豫地掏钱购买价格不菲的门票时,不纯粹是欣赏明星们的歌技和演技,他们也在为“善”而埋单。这时的门票就是一种合同,票面价格里有相当大比例,就是观众对慈善事业的资金投入。当观众的门票收入填满了中间商和明星们的腰包,慈善总会为此倒贴几十万元时,这场演出已沦落为一场彻头彻尾的商业演出,没有一点儿慈善的味道,甚至透出令人寒心的绝情与冷酷。
对于主办方而言,这是一场改变了性质的违约演出;对于忙着数钱的演艺明星来说,除涮了“慈善”一把,向社会传递出矫情、假情、滥情,没有更多的社会意义。如果我是这场大型慈善公益演出的观众,我一定要做两件事:一是运用法律武器向主办方讨回公道,观众个人倾囊而买的门票中包含自己对慈善事业的捐助,绝对不要让我们爱心变成个别人的“红包”;二是赶快回家洗耳朵,我虽然没有古代名士许由那样的高尚品德,但也绝不能让那些虚情假意的歌声污染我的耳朵。
黑龙江日报
|